苏州宏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400-8815-110 

苏州宏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400-8815-100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咨询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VOCs排放形势严峻 十三五涂料行业市场及环境政策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12-23 10:36:04 人气:7418

涂料行业”十三五”规划简介

涂料产量及目标产值方面,“十三五”规划中总产值年均增长底线6.5%左右,产量年均增长5%左右。到2020年,涂料行业总产值预计增长到5600亿元左右,总产量预计增长到2200万吨左右。从这方面看,“十三五”规划对未来五年的涂料产业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结构调整目标方面,到2020年,争取性价比优良、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57%。企业规模化方面,到2020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涂料生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涂料生产企业达到20家。前50家涂料生产企业的涂料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5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涂料企业集团。从这个方面看,“十三五”规划对提高涂料行业集中度有很大的期待值。目前全国有数千家涂料企业,众多小型涂料企业的生存空间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而最可能的政策切入点,就是环境政策方面的收紧。涂料行业环保发展规划方面,对VOCs的规划有较高的标准,到2020年,环境友好型涂料占比从目前的51%争取达到57%;含铅与重金属涂料找到合适的替代目标。从VOC限量方面来看,水性涂料将得到进一步的鼓励和发展。环境方面将成为“十三五”的重点关注方向。

涂料行业的市场现状

中国及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涂料行业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尤其是中国,2015年涂料产量约1750万吨,占全球28%左右。印度的增长也很迅猛,从2008年到2015年,增长约50%。涂料市场之所以能日渐成熟并得到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在于涂料行业已从2008-2009年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复苏,平均每年上涨5%。但到了2015年,由于全球油价暴跌,涂料行业相应放缓了脚步。2015年,中国的涂料产量增长率减小至4.2%。考虑到未来的地缘政治及经济发展情况,预计中国的涂料产量会进入温和增长期,产量增长率压缩在5%左右,而印度等其他亚太国家将会成为未来全球涂料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数据来源:MOLBASE

图2中国“十二五”期间涂料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MOLBASE


涂料行业“十三五”规划环境政策简析

1)中国VOCs排放现状
中国的VOCs排放量很大,主要是中国的工业体量大。目前中国的VOCs年总排放量约3000万吨,其中工业VOCs年排放量约1600万吨。VOCs从2000年开始有较迅猛的增长,年增长率从之前2%-4%上升至8.3%。若不加控制,后期预计可年增长20%以上。总体说来,目前中国VOCs的排放现状是,排放巨大,增加迅猛,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图3中国VOCs排放总量(单位:万吨)变化图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MOLBASE

中国目前的VOCs排放主要集中在建筑装饰、石油炼制、机械设备生产、储运和印刷业这几个行业,排放量均超过100万吨/年。从图4可以看出,涂料使用过程中排放的VOCs比涂料生产过程多得多。建筑装饰和机械设备加工过程产生了涂料使用中的大部分VOCs排放。
                            
                                                                            图42014年中国各行业VOCs排放量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MOLBASE

从图5可以看出,木材加工、有机化工、印刷包装、金属制品这4个行业单位产值VOCs排放量最高,都超过了200吨/亿元,木材加工高达763吨/亿元。本图中也可以看出,涂料生产中产生的VOCs远比使用中少,但涂料使用中产生的VOCs量跟涂料本身的性质有关,所以水性涂料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图5 2014年中国重点行业单位产值VOCs排放量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MOLBASE

2)排放物种
表1是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调研的涂料厂和油墨厂,从这个表可以看出苯类是涂料相关企业都会排放的物种。对该类涂料配方做一些改进,可能会较多地降低VOCs排放量。VOCs的排放量跟涂料的溶剂种类、处理工艺有关。

                                                                                          表1企业排放物种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3)涂料行业环境政策管控趋势
鉴于VOCs排放的严峻形势,涂料行业的政策也将会严苛很多。主要趋势如下:限值加严,监控点需移动到装置旁监控,过程控制要求加强,运行和排放监控要求加强,挥发性有机物需要在线监测、源头控制要求加强,台帐要求加强,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
从表2、表3、图6可看出,跟之前的标准相比,现在的标准明显变严,主要表现在限值上变得更为严格。
                                                                                 
                                                                          表2上海市DB31/881-2015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表3  浓度限值比较(家具厂排放标准)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图6 北京木质家具排放标准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图7可看出,厂界和涂装工序内的VOCs明显不一样。北京的家具制造和工业涂装标准中,已要求监测点从厂界移动至装置旁进行监控,这较之以往严苛很多。
                                                              图7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单位mg/m2)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一些结论
  国内涂料企业过多过小、VOCs排放巨大,这些情况促使政府会选择更严苛的行业环保政策,作为行业调整的切入口。提高涂料行业的集中度,促进涂料行业向专业化、集团化、规模化、低碳化方向发展,提升民族企业和品牌的竞争力。
涂料“十三五”规划中,为控制VOCs上,采取了如下措施:环境政策全面收紧,通过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绿色、节能、环境友好型产品的推广。
   对原材料、涂料产品、涂装施工全过程一体化设计,这是技术手段中降低VOC排放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涂料将得到重点开发,如: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无溶剂型涂料、光固化涂料、辐射固化、功能性外墙外保温涂料等。
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将会重点建设,如:建立高固体分涂料、无溶剂涂料、水性工业涂料和光固化涂料制造的示范工程,为海洋工程、交通(大飞机、船舶、铁路机车等)装备制造业、家具行业提供低VOC涂料的解决方案,形成从关键原材料到涂料制造和应用涂装的成套技术创新集成。

企业资质
回到顶部 留言反馈
 
QQ在线咨询
产品咨询与购买
+86 18662580055
+86 18913550800
客户服务
+86 18913551800
技术支持
+86 18913559006
投诉与建议
+86 15850055055
+86 512-65566077